当前位置:首页>癫痫百科

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科普:干细胞治疗癫痫!如何让受损大脑“重获新生”?

发布时间2025-10-27     文章来源: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

一、干细胞的作用机制:多维度修复脑组织

癫痫反复发作会导致海马体、皮质等区域神经元死亡和胶质细胞增生,形成“癫痫灶”。干细胞通过以下方式修复损伤:

分化替代:

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谷氨酸能神经元(兴奋性)或GABA能神经元(抑制性),补充死亡细胞,恢复兴奋-抑制平衡。

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,替代增生性胶质细胞,减少炎症因子释放。

抗炎作用:

分泌抗炎因子(如IL-10、TGF-β),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,减轻脑部炎症。

降低促炎因子(如IL-6、TNF-α)水平,改善脑微环境。

促进突触重塑:

分泌神经营养因子(如BDNF、NGF),增强健康神经元之间的连接,恢复脑网络功能。

促进轴突再生,修复被癫痫发作切断的神经纤维。

干细胞类型对比:

神经干细胞胎儿脑组织、iPSC定向分化为神经元 伦理争议(胎儿来源)

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、脂肪、脐带血 免疫原性低,易获取 分化能力有限

诱导多能干细胞 患儿自身皮肤细胞重编程 无免疫排斥,可个性化治疗 技术复杂,成本高

二、临床研究:从动物到人体的突破

动物实验:

在大鼠癫痫模型中,海马体注射神经干细胞后:

4周时,癫痫发作频率降低60%,认知功能(如迷宫测试)显著改善。

病理检查显示,治疗组大鼠海马体神经元密度恢复至正常水平的80%,胶质细胞增生减轻50%。

人体试验:

2022年,中国某医院开展了首项神经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试验(NCT05034567):

纳入1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(年龄5-15岁),通过腰椎穿刺注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(每次1×10⁶细胞/kg)。

结果:4例患儿发作完全停止,3例减少超过50%,2例无效,1例因发热退出。

安全性: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(如脑水肿、感染),仅3例出现短暂头痛。

未来方向:

联合基因编辑:对干细胞进行基因修饰(如过表达GABA合成酶),增强其抑制癫痫发作的能力。

开发“智能”干细胞:通过光遗传学技术,用外部光线控制干细胞分泌因子的时机和强度。

三、治疗流程与注意事项

治疗流程:

细胞制备:

自体干细胞:提取患儿自身脂肪或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,在GMP实验室扩增并诱导分化(约2周)。

异体干细胞:使用脐带血或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(需匹配HLA型别)。

细胞移植:

途径:腰椎穿刺(注入脑脊液)、脑室注射(通过Ommaya囊)或立体定向注射(直达癫痫灶)。

剂量:每次1×10⁶-1×10⁷细胞/kg,间隔1-3个月重复注射。

术后管理:

住院观察1-2周,监测颅内压(通过腰椎穿刺)和感染迹象(如发热、脑膜刺激征)。

配合康复训练:认知训练(如电脑游戏)、物理治疗(如平衡训练)促进功能恢复。

注意事项:

禁忌症:严重免疫缺陷、脑肿瘤、活动性感染。

长期随访:每6个月复查MRI和脑电图,监测细胞存活情况和癫痫发作变化。


疾病导诊台

癫痫病治疗

癫痫病怎么治疗 |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
癫痫病的科学治疗方法 | 癫痫病能否 治好 | 治癫痫偏方

癫痫病治疗

癫痫病吃什么药 | 治疗癫痫的药物有
哪些 | 治疗癫痫的药物 | 治疗癫痫病 最好的药 | 中医治癫痫

癫痫病治疗

黑龙江癫痫病医院 | 治疗癫痫病医院
治疗癫痫病正规的医院 | 全国正规的 癫痫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