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癫痫百科

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科普:中医外治法!针灸、推拿如何辅助控制癫痫?

发布时间2025-09-26     文章来源: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

一、针灸的神经调控作用

1.选穴依据与机制

主穴:

百会(督脉要穴,位于头顶正中):醒脑开窍,调节督脉气血;

大椎(诸阳之会,第7颈椎棘突下):平抑肝阳,熄风止痉;

神门(心经原穴,腕横纹尺侧端):安神定志,改善睡眠。

配穴:

颞叶癫痫:太冲(肝经原穴,足背第1、2跖骨间)+丰隆(化痰要穴,外踝尖上8寸);

全面性发作:涌泉(肾经井穴,足底前1/3凹陷处)+三阴交(肝脾肾三经交会穴)。

2.现代研究支持

神经递质调节:针刺百会后,大脑GABA水平升高25%,谷氨酸水平降低18%;

脑网络调控:fMRI显示,针刺大椎后,默认模式网络(DMN)活动减弱,与癫痫发作抑制相关;

临床数据:每周2次针灸,持续3个月,可使50%患者发作频率减少≥50%。

二、推拿的辅助疗效

1.头部推拿手法

开天门:

操作:双手拇指交替从眉心(印堂)推至发际线(神庭),重复30次;

功效:疏风解表,醒脑安神。

推坎宫:

操作:双手拇指自眉弓内端(睛明)沿眉向外出推至眉梢(丝竹空),重复30次;

功效:缓解发作后头痛、头晕。

揉太阳:

操作: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太阳穴(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后1寸),顺时针、逆时针各30圈;

功效:疏风清热,明目止痛。

2.足底反射区按摩

大脑反射区:

位置:足底第1、2跖骨间隙,向足跟方向推压;

操作:每日1次,每次5分钟,以局部酸胀为度;

功效:调节脑部血液循环,减少发作前兆(如心悸、幻嗅)。

小脑反射区:

位置:足跟外侧,从跟骨结节向下推至足底;

操作:每周3次,每次10分钟;

功效:改善平衡功能,减少跌倒风险(尤其适用于强直-阵挛发作患者)。

3.联合应用建议

方案:针灸每周2-3次,推拿每日1次(头部+足底),持续3个月为1疗程;

适用人群:药物控制良好但仍有残留发作的患者,可减少药量10%-20%;

注意事项:

针灸需避开发作期(发作后24小时内);

推拿力度以患者舒适为度,避免过度刺激;

孕妇禁用合谷、三阴交等穴位。

专家提醒:

“非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,切勿自行尝试。例如,生酮饮食需营养师定制方案,针灸需避开发作期,VNS手术需评估心脏功能。”——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强


疾病导诊台

癫痫病治疗

癫痫病怎么治疗 |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
癫痫病的科学治疗方法 | 癫痫病能否 治好 | 治癫痫偏方

癫痫病治疗

癫痫病吃什么药 | 治疗癫痫的药物有
哪些 | 治疗癫痫的药物 | 治疗癫痫病 最好的药 | 中医治癫痫

癫痫病治疗

黑龙江癫痫病医院 | 治疗癫痫病医院
治疗癫痫病正规的医院 | 全国正规的 癫痫医院